搜尋此網誌

2018年12月3日 星期一

職場力提升-問題陳述方法運用 Part2


職場力提升-問題陳述方法運用Part2

上上半部的問題陳述方法中我們談到了,當面對問題的時候,我們必須正面迎擊,針對問題的現狀、差距、影響等相關元素來跟主管報告,這樣才能稱得上是一位稱職的部屬,且越「準確」說出「差距」與「影響」越能幫助主管做好決策,也能讓主管知道你對問題了解的深度與廣度。
前集重點:
問題解決的基本流程






本篇說明漸進式問題陳述能力後半段作說明

在職場上很多人發現了問題,也針對問題的現狀、差距、影響來跟主管報告,但請記住,到這邊只能算的上是基本應該要做的基本功,一個好的部屬,需要更有系統、有架構的對一個現象做陳述,所以芷菁問題表達出來是不夠的,還要能夠提供預計解決的方法,需要動要的資源,預計獲得的效益或好處,將這些計畫都跟主管一併報告,除了讓主管更好下決策,也能讓主管了解您對問題了解的程度與您解決問題的能力,讓主管更相信您,提升您在職場上的競爭力,底下請大家跟小摳老師一起來研究研究。


漸進式問題陳述步驟()





方法:了解問題之後,要能夠繼續蒐集或思考較可行的解決方法,並了解採用這些方法之後要用到的資源,包含了有形的資源,金錢,物品,設備,也包含了無形的資源,人力、人脈、網路、口碑…..等等,最好也要做好效益評估報告,當方法、資源、效益都能有效的被檢討,那這樣才能稱得上是一個有效且完整的問題陳述過程,節省主管時間,也節省您的時間,創造雙贏的局面。




表單提供如下




以上是簡單漸進式問題陳述方法,看起來有點複雜,但其實運用幾次之後您就會發現異常的順暢,而且可以幫助您思考與記憶,雖然只是簡單的幾個步驟,卻可以讓您在主管心中加分,阿~對了,另外有人問過老師,我們主動提供解決方法如果不是主管要的,又或是提供了評估效益,結果卻不如預期,那該如何?老師的想法是,當我們陳述問題的時候只是在說明我們希望如何做,所以在這個階段我們只能算是在溝通,尋求支持,主管並不見得就會按照我們的想法來附和,但在這些過程中我們也才能探測出主管的期望,也能能了解自己想法的圓融度,無疑的也是一種學習的過程,所以當我們在做陳述時,可以大膽的假設,待主管回應之後再來做局部修正,要記住,帶著想法進去報告叫溝通,帶著問題進去報告叫被動,希望以上這些表格可以幫助各位夥伴在職場上更得心應手,也能讓主管對您更加賞識。



面對問題的態度應該是正面迎擊,面對挑戰並持續追蹤,主動陳報,要記住不管在何時何地面對問題,不解決問題就只好等著被問題解決了。


2018年9月9日 星期日

職場力提升-問題陳述方法運用Part1


職場力提升-問題陳述方法運用Part1

在人的一生中難免遇到許多問題,不管在職場上或是在生活上都一樣,遇到問題的時候我們能選擇逃避,讓時間沖淡一切,或是表現出漠不關心,反正船到橋頭自然會直,但是回頭想想,時間沖淡的卻只是對現況的忽略而不是問題的根本;再者,方向不對,即便船到橋頭自然直,但到達的地點卻不是原本的目的地(目的),這樣有用嗎?是不是只是造成多餘的浪費罷了。

問題解決的基本流程




漸進式問題陳述步驟()

















報告時只報告現狀,沒有差距,主管無法得知問題的嚴重性,沒有辦法有效判斷哪個問題要先解決,所以報告前要先去想想,這個問題與目標(當然要先了解既定目標)的差距,如果不解決這個問題,會有什麼樣的影響?

表單提示如下





















範例
今天早上10(),品保()於現場()巡檢時發現製程不良()造成產品外觀異常()按限度標準為表面須平滑不可有異物,目前目視發現製程異常品表面異物超過限量標準(差距),本批預計生產1000件,目前以生產500件,初步估計損失原物料($)、工時(),產出不良品數量()影響到廠商要求出貨時間(影響)

以上是簡單的工廠報告案例,當然各行各業會衍生出不同的報告方式,但是追根究底還是離不開這些現狀、差距、影響等相關元素,當一個稱職的部屬,能越「準確」說出「差距」與「影響」越能幫助主管做好決策,也能讓主管知道你對問題了解的深度與廣度。

到這邊為止請大家想想,上述步驟是不是大家遇到問題時都會做的事情,都會報告的內容呢?那麼就要請大家思考囉,利用問題陳訴表向主管報告問題,然後呢?當然是有下半部更重要的事情要報告囉!本次電子報僅簡單探討系統化問題陳述的步驟上半部,下期電子報將接續探討問題陳述的下半部,也請大家持續追蹤喔!提供上半部表單如下供參考運用,若想獲得全部表單,下回也請不要錯過喔!























面對問題的態度應該是正面迎擊,面對挑戰並持續追蹤,主動陳報,要記住不管在何時何地面對問題,不解決問題就只好等著被問題解決了。
                                                                                                                      (下半部…..待續)

2018年8月8日 星期三

從新聞事件「台灣月均薪48K 賴揆:可對老闆說給太低」看工作熱情的效應


看到標題的當下,應該全台灣都地震了,我想不只老闆跳腳,連勞工也跳腳了。
老闆說:經濟成長指數根本來不及應付政策的要求。
勞工說:哪來的48K,那些都是幹部才有可能,都是一些高薪者拉高了月平均薪。
學者說:應該是中位數48K,不是平均薪48K
也因此,產官學各有說法,也罵成了一片,我們不討論政治,也不論是否失言,我們只試著來理解這段新聞背後所帶來的效應。



                                                                                                                                       圖片來源:ETtoday新聞雲

勞工為什麼謾罵成一片?據了解,普遍員工認為薪資不及48K,且離48K仍有一段差距,因此才會抱怨,但試著想想,抱怨完之後…然後呢?工作依然要做,日子依然要過,且因為工資不及48K,因此工作越見消極,淪為有做就好的員工,在工作上提不起熱情,不想負責任,也因此無限循環,離48K仍然是遙不可及。

薪資成長不能說的秘密
有一位夥伴告訴老師說:老師,我進公司2年了,薪資都沒有調整果,一直都是25K,當初也是很有心要進來工作,搞得現在心灰意冷,既然公司都不調薪,那我就將自己的工作做完,其他的不管了,我一聽之後,笑笑答,這是一個很簡單的數學問題+因果問題啊,你每個月領25K,所以只做25K的事,那公司每個月收到你的產值就是25K的產值,所以公司每個月的獲利也就趨於平穩,沒有成長,那既然公司都沒有成長,你怎麼奢望公司會有多餘的錢來調薪呢?

你準備好了嗎?
這次的新聞事件與上述員工的問題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換個角度想想,與其有時間抱怨,何不用這個時間充實自己呢,我們都知道工作指標中有一項重要的依據就是產值,而產值絕非憑空出現,也不會突然躍進,產值要提升,除了要能理解工作外,還要能熱愛工作,喜歡你的工作,才能將你的能力做最大的展現,能力提升了,實質薪資才有機會提升。

工作力大爆發的關鍵在於…
熱情,絕對是提升工作價值的不二法門,但是,現代人卻容易屈服於現實而忘記了當初工作的初衷,要如何展現良好工作熱情呢,其實光是熱愛工作是不夠的

將工作做好,做精,做巧,才能在工作中找到熱情
一項工作如果無法駕輕就熟,做起來容易綁手綁腳,也因為不熟悉做法,所以不敢放手一搏,每天在工作中提心吊膽,擔心失誤帶來的影響,充滿了挫敗感與矛盾感,難怪會無法產出熱情。

培養的價值必須要有人想利用
很多時候我們都說要培養附加價值,又或者知道要多學習為自己加值,老師曾經看過一封求職履歷,應徵品保工程師,履歷中強調他有10多張證照,包含中英文輸入檢定,金融管理師證照,零零總總一大堆,但卻看不到哪一張跟品保可以攀上關係,對,10多證照都與職缺無相關聯,那既然這些價值不能被單位所利用,當然後來面試就不順利,就算面試過關進來工作,也會因相關技能無法發揮而鬱鬱寡歡,試想如此,又哪來的熱情可以激發呢?

找出自己擅長的部份,持續發展
勇於嘗試,發現自己「擅長」的部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自己的強項,只是我們還沒了解到,勇於嘗試,在工作中發現自己的優點,並不斷的練習,不斷的精進,只要甘願做,透過一萬個小時的練習,也是很有可能成為專家。

熱情的人追求價值的提升與肯定,而非價格的成長,將自己準備好之後,價格自然提升,也因此行政院長說,月均薪不到48K可以跟老闆說,但是勞工真想說之前請先想想,自己準備好了嗎?具備了甚麼技能,工作的職能是否到位且超越該職等,最重要的是我們的產出價值能否為公司帶來實質上的成長,如果這些問題都準備好了,那麼我想不用跟老闆說,老闆們自然會看見,也會創造出符合市場機制的制度的。

廣大的勞工夥伴們,老師不是資方代表,只是將自己的工作經驗心得濃縮出來提供給大家,工作氛圍是自己創造的,熱情是自己找的,自己的價格是自己創造的,在面對下一次的洪流前,將自己準備好吧,擁有籌碼才有談判的條件。

2018年7月11日 星期三

員工向心力提升,創造企業永續經營


首先先問大家三個問題












不曉得大家心中有沒有答案了呢??
沒錯,就是組織內的人,也就是員工

了解員工真正想要的
人的需求可以說是所有行動力的來源,有需求才會有動力,舉例來說,想喝水你才會去尋找水源,肚子餓你才會去尋找食物,所以當你想成功你才會去尋求方法。所以要想要提升組織向心力,就必須清楚員工真正想要的,並想辦法創造環境讓他有機會得到他想要的,而不是直接給他,要知道被眷養的獅子是沒辦法回到森林裡生活的,所以記住環境的創造,舞台的設計是很重要的。那麼員工真正想要的是甚麼呢?大概可以分三個階層來看,
年輕的員工    >>    擁有自主、創新、學習且獲得晉升的工作環境
中年的員工    >>    工作與生活的平衡、發展機會
資深的員工    >>    工作穩定、被尊重、分享利潤

這三個階段雖不至完全符合每家企業,卻也是不少員工心中的寫照,福利已經不能完全滿足員工的需求,只能說是最基本的條件,越來越多的員工追求的是更高層次的,學習,授權,發展,尊重,共享…等精神
。因此在了解員工的需求後,企業就要能夠在員工在乎的問題上提供相對應的滿足,當員工需求被滿足了,自然向心力就容易提升了。
  



提升員工向心力之建議

良好的企業工作環境
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是企業應有的基本責任,包含心靈上和實質上的考量
心靈上:公司的穩健成長與正向的經營理念是滿足員工心靈上的良好環境因素
實質上:安全無虞的工作環境,工作環境的氛圍,都是實質上影響員工的工作環境因素

工作條件的設定
不要交付員工高於其能力的工作,除非你有良好的準備,例如實施教育訓練
企業目標管理
企業目標理應由員工來達成,但是設想以下狀況時,又會發生甚麼狀況呢?


建立合理公平的內部競爭
為什麼要要創造競爭環境?自古有競爭才會有成長,但競爭也須配合良善鼓勵才有辦法獲得良效,在競爭環境中每個人的出發點必須相同,立足點也應相同,盡量利用團隊力量,不要將能力不同的人放在同一個位子做競爭,而競爭可帶來的好處有
1.激發員工的效率、創造力與危機意識,可讓員工知道優缺點。
2.是有效激勵的必備措施之一。
3.根據統計,透過競爭,可激發員工潛能,至少增加員工25%以上的產出。


績效激勵
良好的績效激勵不是只有給予獎金或是福利,可以有更多的方式來交叉運用,沒有覺得的好與壞,但是要謹慎設計,勿陷入金錢激勵的迷失,因為人的慣性,一旦給予了就很難再做改變了。


強調工作團隊的重要性
主管應該以身作則的表示「只要我們贏了,功勞都是大家的」,主管時時刻刻要擔心的是這個工作團體是否能達到目標並善用以下言語做激勵
用「我們……」代替「我……」
「有些想法想跟各位分享」
「關於這件事,希望每個人都能發表意見。」
「這工作誰能勝任呢?」
「請您務必多多幫忙……」

即時給予正面表揚
管理者給予正面表揚的時機點越是接近該良善行為時,其所發揮的影響就愈大!換句話說就是看到值得讚賞的行為可立即嘉勉肯定,不用等跑完一定流程,再擇日嘉獎,因為屆時,員工可能連當下他做了甚麼都記不得了,還有不一定要有大的成就才讚賞,對一些小成就的肯定會激勵員工去達成更大的成就!在管理中,讚揚的效果遠比責備來的有效且持久!

與員工交流時間
權威式的領導固然會達到效果,但是對於向心力的提升卻不一定有正向提升,在工作中可以藉由早會或是走動管理時,與員工多做交流,包含員工對於公司政策的看法、對產品問題的見解、對績效的期望、對主管與團隊間合作方式的建議…藉此拉近與員工之間的距離,增加員工的參與度,讓員工也有機會可以表達想法,當主管在心裡面跟員工達成共識,員工意見得意抒發,對公司的認同度自然提升,對向心力的提升也會有所幫助。

總之公司與員工之間存在著微妙且不可分割的關係,向心力高公司,其公司較具有發展性,市場的競爭性也較高,公司要想永續經營,努力的方向會有很多,但是搞懂員工需要的是甚麼,並且創造可以獲得的環境來提升員工的向心力,絕對是公司永續經營的重要因素之一,以上分析,希望可以創造更多正向且具競爭力的公司。

企業經營的另一頁重點 企業社會責任CSR


近幾年在企業教學輔導,與經營者言談之間無意間發現,有部份經營者感受到現在的經營環境已大不如從前,利潤一落千丈,競爭者多到隨手一抓就有,政府法令又逐年修正,勞工意識抬頭,能源政策不穩定,接班問題出現斷層,一大堆負面的情緒湧上心頭,要不是顧及到有好多個一起打拼的員工,好幾口家庭嗷嗷待哺,秉持著企業要有的一份責任苦苦經營,聊到這邊,突然發現原來對某些經營者來說,只要能繼續經營下去就是對社會盡了責任了,然而與此同時,企業社會責任談的並不僅止於這樣一個面向而已呀。

企業社會責任範疇相當的很廣,舉凡與利害關係人相關之權利義務都可列於企業社會責任中,裡面談到更多的是透過CSR進而達到企業永續,經營者秉持著善的概念持續遵守道德規範,積極地對社會經濟做出貢獻,改善員工、家庭,社區居民之生活品質,當然也要對利害關係人負責,對環境及能源也要能達到一定的保護約定,其實說穿了,不是因為有錢了才需做企業社會責任,而是因為盡了社會責任之後才有機會變有錢。

為什麼這樣說呢?簡單說CSR能讓企業形象更正面,雖然說企業的經營主要考量的自然是獲利,然而在一昧追求獲利的過程中容易讓我們失去了初衷,不如反向思考,將這些因就企業社會責任所支出的成本與企業行銷成本相比,是一門划算的生意,透過回饋社會的過程打造正面的企業形象,形象是長久以來展現於外的表現,當企業形象好了,自然獲利就會更順暢囉。

例如蘋果對所有供應商審查時有一重點為供應商員工福利,因為他們相信能讓員工開心才能好的向心力,才不會苛扣員工,這是蘋果對利害關係人的責任。

所以企業社會責任不在只是一個名詞,他已經慢慢地變成一種動詞,台灣證券交易所近幾年也逐漸股利上市櫃公司,再持續獲利之時也要善盡平衡經濟與維持環保的責任,這一點值得所有大小型企業參考。

那麼該怎樣做才算符合企業社會責任呢? 記住!這不是在教我們花錢的活動,所以跟一般的做公益是不一樣的唷,做公益是單次性的影響,執行CSR是長久性的,這是在教我們在賺錢的同時也能對員工、股東、居民、社會、國家都盡責的一個活動,執行的方法當然有很多,包含對獲利的保證,對環境的承諾,對組織的監督,所以最簡單的做法可以從對本業的專業做起,想想我們的專長還能對社會有何貢獻,例如中華電信在災區架設電纜線並與大專院校合作座災區學童1]1課業輔導,最後這些小朋友也順利地獲得好成績而升學,如果真的想不到該做些甚麼,那麼我想可以從成效是顯而易見的的環境保護議題開始。例如遵守環境保護政策減塑專案的執行減少包裝材料的使用,不過度包裝,公司方面也能夠減少資源浪費、節省包裝及人事的成本支出、並增進能源的使用效率。

凝聚共識,再創團隊高峰
社會環境雖然大不如從前,但是經理人可以做的其實還有很多,執行企業社會責任除了須經營者的支持外,全體員工都能配合更是重點,因為員工也是利害關係人的一環阿!所以全體員工都要有所體認,有時間抱怨到不如花時間充實自己,抱怨是因為自己無能力改變那個現況,抱怨政府,還是要生活在台灣,
抱怨老闆,還是得生活過日子,問問自己~~你有能力改變現況嗎?如果不能,既然如此,抱怨也沒有用,日子還是要過,不如花點時間充實自己然後在你有能力的時候改變現況,當你樹立標竿,那就不用再抱怨別人。

執行企業社會責任好處多多,但是中小企業似乎較少實施,仍然將重心放在如何獲利上,其實執行社會責任也可以不花太多費用,若是可以與自己公司專業做結合,就能重塑企業形象,也可以不用再擔心經營環境不佳,減輕經營壓力員工也可以有一個良善的作業環境,共同為永續企業盡力。


2018年5月14日 星期一

教學有感~母親節前夕的小確幸

教學路上最讓人開心的莫過於讓一群素未謀面的人
在短時間內願意放下自己接受你、理解你,愛上你
母親節前夕~辦訓單位捎來的好消息
剛好可以讓我跟媽媽說~
媽~我做到了而且我會繼續做下去













感謝學員回饋,在教學路上老師會繼續堅持的!